隨著近日富力集團宣布入股華泰汽車,又一家地產商投資汽車品牌浮出水面,這不禁引起汽車圈一片驚呼。據不完全統計,當前“涉獵”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地產商不下十家。
?
地產商對汽車業有多“熱情”?從公開資料統計留意到,從2015年綠地集團花費15.5億元收購中國知名汽車經銷商集團潤東集團30%股權起,至今已有10家地產商入局“汽車圈”,包括恒大、萬達、綠地、寶能、福利、大名城等,陣容可謂“豪華”。
?
這些地產商在汽車產業的“涉獵”范圍主要是:整車制造、動力電池、新能源產業基地/產業園以及汽車經銷商渠道領域。原來,想要造車的地產大佬不只是恒大的許家印。在近兩三年的新造車企業中,據公開資料的不完全統計,近4年間已有不下10家地產商入局汽車圈,計劃投資總額近4000億元!
?
其中動靜最大的莫過于寶能集團和恒大集團,前者2017-2018年間投資逾600億元控股觀致汽車、規劃新能源產業園方面,2019年寶能再次增持觀致汽車的股份,達到63%;至于恒大也是在造車上頻頻出手,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車后一路豪氣地“買買買”,近期又在沈陽等地投資千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,未來預計投入金額綜合達3000億元以上。而地產商碧桂園,也宣布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。
?
相對前者,富力與華泰的“牽手”則有點讓人難以捉摸,在公告中,參股華泰汽車被稱為是富力集團的一次戰略轉型升級。然而這次合作富力到底投資多少金額、占股多少比例,并沒有同時向外界宣布。
?
積累了雄厚資本的地產商入局汽車產業,甚至已經風風火火造起了汽車,但是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。先看“前輩們”。綠地集團2015年花了15.5億元投資潤東汽車集團,潤東2016年仍在“中國百強經銷商集團”中排名第20名,2019年直接出局,沒有出現在百強榜單中。今年4月,潤東直接以34億人民幣轉讓出售56家4S店。2017年高調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,入股造車新車企合眾新能源成為最大股東的華夏幸福集團,未見到成果已萌生退意。資料顯示,合眾新能源的法定代表人2018年12月即由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,變更為合眾新能源創始人方運舟,在這背后,是多次傳出的華夏幸福在造車事業上將“采取戰略性收縮”。
?
耐人尋味的是,當地產商在跨界造車時,也有不少車企反過來涉足地產。比如,勢頭迅猛的新造車企業小鵬汽車,今年5月17日成立了肇慶鯤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。此前,重慶力帆置業作為力帆汽車集團下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,業務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、休閑度假等領域。
?
此外,越來越多的車企提出了汽車生態小鎮想法,也成為車企的新投資方向。如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,重點規劃“智能制造、創新研發、生態小鎮”三大核心區;一汽紅旗和北汽集團也相繼投資了自己的汽車特色小鎮,將工廠、汽車自駕與生活小鎮融合,實現工業、生態旅游和公園住宅等多管齊下的經營目的。可以說,地產業與汽車業,一直都是“難舍難分”。
?
無論如何,新一波造車大潮中,以恒大、寶能、富力、華夏幸福、碧桂園等為代表的地產商“大鱷”們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造車新力量。只不過造車有一定門檻,外行入局要打通技術、研發、制造、銷售等環節的難度不容小覷。
?
不過,汽車產業的紅利依然讓地產商甘于迎難而上。對于房地產商來說,行業天花板正逐漸見頂,依靠正處于紅利風口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來進行產業布局,不失為一個曲線轉型謀生的好路子。不過,地產大鱷們能否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,真正沉下心,讓人拭目以待。
親,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! *^_^*